小家電以前不被大家電廠商重視,現在隨著大家電競爭越來越激烈,價格不斷走低,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很多企業(yè)甚至連生存都感到很困難,而小家電廠商卻活得很滋潤,于是人們驚呼:小家電市場才是遍地黃金,才大有作為!于是各大家電巨頭們一窩蜂地涌進小家電市場。另外,小家電市場由于行業(yè)門檻低,而利潤相對豐厚且見效快,除了許多大家電廠商先后扎堆進來外,還涌進了不少鏍絲刀工廠和許多OEM品牌。據粗略統(tǒng)計,僅順德一地就有上千家小家電企業(yè)。頓時,小家電市場魚龍混雜,混亂不堪。
在小家電市場中,大體可以分為四類品牌。一是洋品牌,如飛利浦、三洋、松下等,他們或者是并購國內小廠,經過改造后生產,或者是找國內廠家OEM,本土化還沒有形成,例如飛利浦電飯煲就是和格蘭仕合作研發(fā)生產的。二是傳統(tǒng)大家電品牌,如長虹、海爾、格力、科龍、TCL等,他們很多都是OEM性質,自己沒有生產線,找別的廠家貼牌生產,質量把關較嚴格,但不可避免會有很多漏洞,另外維修服務也難有保障。三是傳統(tǒng)小家電品牌,如格蘭仕、美的、華帝、萬和、康寶等,雖然他們有的也做大家電,但大都是主攻小家電業(yè)務,有自己的生產工廠,質量和售后服務都有保障。四是雜牌即鏍絲刀工廠,他們一般都是短期行為,唯利是圖,或偷工減料,或用劣質材料,粗制濫造,以超低價格沖擊市場,賣一臺,賺一臺,打一槍,換一炮。
在這四類品牌中,第二類品牌大部分都是在試探性地做,能賺錢就接著做,不能賺錢就撤,撤了之后就會留下一大堆遺留問題,最多的就是售后服務問題。第四類品牌即雜牌,大多數唯利是圖,不顧產品質量和消費者利益,或偷工減料或用劣質材料,用鏍絲刀簡單組裝出來后,不經測試就投放市場,嚴重危害消費者的利益。因此,第二類和第四類品牌是擾亂市場秩序的“罪魁禍首”,尤其是第四類。
亂世出英雄,“亂市”出巨頭。小家電市場的這種混亂狀態(tài),急需得到整治,人們呼喚和期待能夠有一個小家電巨頭站出來“主持正義”,凈化市場,維護市場秩序。誰能當這個“英雄”,擔當“主持正義”的大任?什么時候能產生這樣的巨頭?這是我們最為關心的問題。
讓我們來試著分析一下。
前面說到,進入中國市場的洋品牌目前還處于磨合階段,盡管他們有著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強大的品牌號召力,但他們主要定位在高端市場,求質而不求量,重利潤而不重規(guī)模,而且他們的生產成本和經營成本相對較高,很難走低成本擴張路線,因此很難在市場上稱王稱霸。另外,他們無論是對中國市場還是對中國文化還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本土化也是他們的一個不容忽視的瓶頸。扎進小家電市場的傳統(tǒng)大家電品牌很多都是OEM性質,短期內很難有所作為。如長虹,在高端彩電市場中戰(zhàn)斗正酣,并且受空調產品積壓嚴重的困擾,很難抽出太多的資源做小家電,對于小家電也只是試探性地玩一下;海爾,產品線過長,真正贏利的很少,并且由于向醫(yī)藥、房地產等產業(yè)擴張的多元化道路失敗和向海外擴張的國際化道路受阻而使得自己疲憊不堪,小家電只是自己的一個副業(yè),不受重視。格力,是空調專業(yè)廠家,張勇濤這兩年在美的帶了幾個人出來在美的工廠附近另起爐灶,以租借格力品牌的方式做起了電飯煲、電磁爐、電暖器、飲水機等產品,雖然看似風風火火,但一方面美的和他鬧得勢不兩立,決不會讓他在自己家門口撒野,另一方面格力空調也和格力小家電鬧得滿城風雨?,F在隨著張勇濤出走,格力小家電也逐漸走上末路窮途??讫垼放票姸?,戴了兩年的ST帽子,目前雖然已經逐漸走出困境,但還沒有完全“康復”,畢竟前兩年他還是“中國家電第一虧”。TCL,雖然張勇濤帶領一班人馬加盟TCL做起了小家電,但TCL多元化走得太遠,自己的主業(yè)如手機在04年嚴重滑坡以至萬明堅出走,TCL空調更是一個爛攤子,連年虧損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李東生還怎么有精力、財力、人力和物力在小家電方面下賭注呢?至少是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的作為。諸如此類等等等等。